北京大學在重慶2023年分數(shù)線
北京大學在重慶2023年分數(shù)還未公布!同學家長們可以參考下2022年分數(shù)計劃及專業(yè)。

北京大學2022年最低錄取分數(shù)線及位次排名是多少?

北京大學本地和外省的考生,要考多少分才可以穩(wěn)上北京大學?

2023年高考,到底要考多少分才能被北京大學錄取...
以上這些問題,是每一位想要報考北京大學的高三學子所共同疑惑的。
高中招生網將根據(jù)各省市教育考試院公布的北京大學2022年招錄數(shù)據(jù),為大家整理出答案。
1.北京大學2022年重慶分數(shù)線
年份 | 學校 | 專業(yè) | 最低分 | 最低分排名 | 選科要求 | 招生地址 |
2022 | 北京大學 | 理科試驗班類(物理科目組專業(yè)) | 679 | 145 | 首選物理,再選不限 | 重慶 |
2022 | 北京大學 | 文科試驗班類(歷史科目組專業(yè)) | 655 | 59 | 首選歷史,再選不限 | 重慶 |
2.北京大學排名
所在城市 | 學校 | 學校排名 | 是否985 | 是否211 | 學校編號 | 辦學性質 |
北京市 | 北京大學 | 2 | 是 | 是 | 10001 | 公辦 |
3.北京大學簡介
北京大學(英語:Peking University,縮寫:PKU)[注 1],簡稱北大[注 2],創(chuàng)建于1898年,初名京師大學堂,成立之初為中國最高學府,同時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,行使教育部職能,統(tǒng)管全國教育。中華民國建立后,校名改為北京大學校,后又改名為國立北京大學。1916年—1927年,蔡元培任北京大學校長時期,“循思想自由原則、取兼容并包之義”,推行改革,把北大辦成以文、理兩科為重點的綜合性大學,使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、五四運動的策源地。1937年抗日戰(zhàn)爭爆發(fā)后,北大與清華、南開合并組建國立西南聯(lián)合大學。日本戰(zhàn)敗后,北京大學回到北平復校。1952年院系調整后,北京大學聚集了原北大、清華、燕大三校的自然科學、人文學者,奠定了北大文理學科在中國高校中長期領先的地位。2000年,北京醫(yī)科大學回歸北京大學,成為北京大學醫(yī)學部。北京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頂尖的高校之一,現(xiàn)時屬于“QS世界百強大學”、“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百強大學”、“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世界百強大學”及“軟科世界百強大學”,是“雙一流A類”和原“985工程”、原“211工程”重點建設大學。如今,北京大學是一所兼具自然科學、人文學科、社會科學、醫(yī)學以及新型工科的綜合性大學,也是大中華地區(qū)和亞太地區(qū)綜合實力最強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。北京大學現(xiàn)有六個校區(qū)。北京大學校址原本在沙灘紅樓、公主府等地,1952年院系調整后遷入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原燕京大學校園(燕園),燕園兼收中國古典韻味和西方校園規(guī)劃理念,主要景觀有未名湖、博雅塔等。2022年6月9日,在2023QS世界大學排名中,北京大學在中國(大陸)排名最高,排名上升6位,至全球第12位。
結束語:北京大學,簡稱北大,位于中國的首都北京市,是中國最著名的高等學府之一。它的歷史可追溯到1898年,由清朝政府創(chuàng)建,初名為京師大學堂。經過百年的發(fā)展,北大已成為中國教育界的瑰寶,具有深厚的學術底蘊和卓越的教學質量。 作為中國最早的現(xiàn)代學校之一,北京大學一直承載著國家和社會的期望和責任。它的使命是培養(yǎng)高素質的人才,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。北大在多個學科領域享有崇高的聲譽,并培養(yǎng)了無數(shù)杰出的人才,其中包括許多政治家、學者和科學家。 北大的校園環(huán)境優(yōu)美,融匯了中西文化的精華。校園內有古老的建筑物,如“龍門”,以及現(xiàn)代化的教學樓和實驗室。學生可以在這里感受到濃厚的學術氛圍,并得到全面的教育培養(yǎng)。 北京大學注重培養(yǎng)學生的綜合素質,提供豐富多樣的課程和學習機會。教師們注重個性化的教育方法,激發(fā)學生的興趣和創(chuàng)造力。學生可以參加各種學術研究項目、社團活動和實習機會,提升自己的專業(yè)知識和實踐能力。 除了卓越的教學,北京大學還致力于推動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。其研究成果在國內外產生廣泛影響,并促進了社會進步和經濟發(fā)展。北大還與國內外一流大學建立了廣泛的國際合作關系,為學生提供了參觀交流和學習的機會。 總之,北京大學是中國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幟,代表著中國的學術水平和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。它不僅為國家培養(yǎng)了大批人才,也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發(fā)展平臺。在未來,北京大學將繼續(xù)發(fā)揚光大,為中國和世界的進步做出更大貢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