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考試科目】:

《運動解剖學》和《運動生理學》合卷、《體育專業(yè)加試》

【命題范圍】

《運動解剖學》運動解剖學的定義、基本術語,學習運動解剖學的目的、基本觀點;細胞和細胞間質,人體的基本組織,器官與系統;運動系統概述,肩、肘、髖、膝關節(jié)的組成、結構特點及運動方式,運動上肢的主要肌肉,運動對運動系統的影響;脈管系統概述,心血管系統,運動對脈管系統的影響;神經系統概述,中樞、周圍神經系統,運動對神經系統的影響?!哆\動生理學》運動生理學的定義及研究方法; 機體內環(huán)境與穩(wěn)態(tài); 肌肉收縮過程;三種供能系統的特點; 血液的理化特性與功能; 血紅蛋白與運動; 氣體交換的過程; 肺泡通氣量; 心臟泵血功能的評價; 動脈血壓及其影響因素; 運動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; 力量素質與影響力量素質的主要生理學因素; 速度素質的生理學基礎; 無氧耐力素質的生理學基礎;最大攝氧量和影響因素; 運動性疲勞及產生機制; 運動技能的形成。
【參考書目】
《運動解剖學》,李世昌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5 年,第三版
《運動生理學》,鄧樹勛、王健、喬德才, 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6 年,第三版
【命題說明】
(一)體育教育專升本專業(yè)課考試分兩個科目:科目 1 為理論考試,運動解剖學、運動生理學,150 分;科目 2 為體育專業(yè)加試,共四項,男子加試 100 米、800 米、立定三級跳遠、引體向上,女子加試 100 米、800 米、立定三級跳遠、一分鐘仰臥起坐,總分為 150 分,每一項為 37.5 分。
(二)加試項目中的 100 米、800 米、立定三級跳遠項目采用高考體育加試評分標準折算分數,引體向上、一分鐘仰臥起坐項目采用《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》中大學三年級的評分標準折算分數。
(三)100 米、800 米項目測試采用一次性比賽,記取成績換算成得分。記取成績采用采用手計,每道必須由三名計時員記取成績,所計成績的中間值或相同值為最終成績。測試時,只允許考生有一次起跑犯規(guī)而不被取消資格,之后一名或多名考生每次起跑犯規(guī)均將被取消該單項的比賽資格。
(四)立定三級跳測試,每人均有三次試跳機會,記取最好成績換算成得分。
(五)引體向上、一分鐘仰臥起坐項目測試,每人一次機會,記取符合標準的次數換算成得分。
(六)素質評分表按滿分 100 分,每項滿分 25 分計算,根據考生成績從評分表中折算四項總成績后,再乘以 1.5 倍,即是考生的四項素質總分。
附件: